環團對行政部門放話加速環評不滿, 要求環委「審慎環評」才能「永保安康」。(圖∕郭靜雯 文∕張文馨) |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第8220期/2011-01-25
時序邁入2011,回首2010年的國內外環境新聞,環境變遷與天災人禍從未停止,一如地球恆常轉動。
環境的新聞、地球的歷史,一年一度的反省,邀請讀者一起在歲末年終一同回顧。
■陳誼芩
2010年9月1日,環評專案小組有條件通過台26線安朔旭海段的環評差異分析報告,12月1日再由環評大會正式通過,這條台灣環島公路唯二尚未開通的海岸路段之一,與原住民部落彼此連絡的海濱路廊「阿塱壹古道」重疊,未來能否保有原始樣貌及古道文化景觀,備受爭議。
台26線公路全長約92公里,從楓港往南繞經鵝鑾鼻、滿洲港仔,預計通抵台東達仁鄉安朔,環繞整個恆春半島海岸。目前尚有兩處路段未修築完成,分別是安朔至旭海段,以及港仔至佳樂水段,兩者被稱為「環島公路的缺口」。後者因位居墾丁國家公園境內,屬於生態敏感地帶,環評決議不得開發,但前者已於2001年通過環評,2006年3月開始動工。
開發衝擊原始風貌
由於這段道路將通過天然海岸林、礫石海岸、特殊地質景觀、歷史古道以及原住民人文遺址,對環境與文化的衝擊太大,在環保團體與部分地方人士長期抗議之後,公路局因而重新修正路線規劃,提出環差報告重新審議。依據公路總局報告,為保存阿塱壹古道,改善方案已將路線往內陸退縮200公尺,偏離海岸,道路寬度由12公尺縮減為9公尺,並採增加隧道,替代平面道路,減少人車侵擾環境的機會。
公路單位希望以隧道方式通過,避免衝擊地表上的生態與史蹟,但長期研究台灣史前歷史的環評委員劉益昌仍於專案小組會議上明確指出,開發案必定影響古道殘存的完整性,「保育類動物或許可以復育,但文化遺產不可複製,失去了就永遠不能回復。」他認為即使環評通過,公路總局也可以選擇不開發,他期待政府能樹立典範,保留文化遺產。
保護計畫不明確
環評會議上的爭議尚包括,公路局對沿線具歷史價值的南田石及海灘礫石、海龜棲息產卵及珍稀的七里香林木等,未提出明確保護計畫,以人工養灘處理廢土的方式備受討論。
支持開路的地方人士著重在社區對外的就醫、救援需求,或許也能帶來恆春的觀光人潮。但反對人士質疑,既然南迴公路已進行拓寬工程,台26線安朔至旭海段的交通效益將大幅降低。環保人士不但擔憂隧道開挖工程可能衝擊環境,也懷疑這條道路將成為運送核廢料的「核廢公路」,因為台電的核廢料最終處置場2處候選場址之一,即包括道路終端附近的達仁鄉南田村。
而在地聲音與環保團體更重視的,是開路後帶來的觀光遊憩壓力,將會改變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他們認為此地極為適合發展生態旅遊,建議規劃徒步路線、進行生態導遊,而保留古道比開路更有價值。此外,對於偏遠鄉鎮的發展,政府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提升生活機能,像是完善醫療設備及深耕在地教育等;否則縱使道路再綿密,也無法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難保開發後成為一條將人才帶離偏鄉的道路。
百年古道、天然海岸與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都是台灣珍貴的資產。這起開路爭議,也帶來文化、生態與區域發展的課題,顯而易見的,台灣政府與民眾還有許多學分要補修。然而此案還有轉圜機會,民間團體仍在進行停建連署,想拯救這處美麗的「缺口」,反對開路的屏東縣政府也可能出面阻止,後續如何,請繼續關心。
(本系列與環境資訊電子報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